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广告门户网 >> 广告新闻 >> 网络快评 >> 财经快评 >> 正文

下好防灾减灾“先手棋” 确保夏粮稳产增产

责任编辑:佚名    新闻来源:人民网    新闻日期:2025/5/15

当前,距离夏粮大面积收获日益临近,夺取丰收还要过干旱、病虫、干热风、烂场雨等多个关口。近期,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成为保障今年夏粮丰收的“必答题”。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近期,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将在32℃以上,局地可达37℃以上。其中,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等地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已联合发布预警,提示相关受影响区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干热风,是一种温度突升、空气湿度低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初,影响我国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和黄淮地区等小麦主产区。尤其是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时刻,它的出现会让小麦失去水分平衡、降低光合作用,严重时可造成小麦大面积干枯逼熟死亡。

这几天,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刚刚完成施工的52米深的机井冒出股股清流,灌溉着周边百余亩夏收小麦。

“4月底,我向县里申请打抗旱机井,‘五一’假期就打好使用了。”种粮大户王金龙说,通过及时浇灌并配合“一喷三防”措施,能够确保今年的小麦丰产丰收。

“灌溉是应对干热风的有效举措。”新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丁庆丰介绍,截至目前,已统筹利用地表、地下水源,采取滴水灌溉、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全县20万亩小麦种子田已经浇灌完成。

从5月12日开始,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气温明显偏高,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显示,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但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仍存在轻度至重度缺墒。

相关部门预计,河南受干热风天气影响的小麦面积占比21.6%,陕西占比19.8%。上述麦区干热风天气与墒情偏差影响叠加,易使冬小麦叶片卷曲,千粒重下降。若不采取防范措施,河南、陕西干热风影响区域小麦千粒重将损失约2.2%至4.4%。

专家建议,对于土壤墒情差的麦田,在干热风来临之前,可及时利用喷灌或微喷灌设施适量喷水,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带来的减产危害。同时,注意选择无风天气浇灌,避免大水漫灌,防范倒伏。

“干热风天气影响冬小麦灌浆,尤其叠加缺墒等因素,可能导致小麦早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丽娟建议,当前,北方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各地要根据天气预报,持续优化叶面肥、生长调节剂配方,采用喷施叶面肥或搭配有机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一喷三防”措施,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与抗蒸腾作用;对土壤墒情较差、有微喷灌设备的地块,可在干热风来临前适量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减轻干热风影响。

夏收粮油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事关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要密切监测干旱、干热风、烂场雨等气象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早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一旦发生灾情,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同时,做好机收和应急抢收抢烘的准备,确保颗粒归仓。

(责编:郝帅、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中国广告门户网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发 表 评 论

    姓 名: * 性 别:
    Q Q号: Email:
    我要给这篇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请自觉遵守,注意文明发言
    企业推广
    企业服务

    关于本站 - 媒体合作 - 法律协议 - 注册条款 - 设为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经验知识

    Copyright © 2004-2025 Yxad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16797号
    mailto:yxad@vip.qq.com